半自動酶標分析儀是一種基于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原理的檢測設備,它主要用于生物樣本中待測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過酶標記的抗體與待測樣品中的抗原特異性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隨后加入特定的底物與酶反應,產生顏色變化或熒光信號。這些信號與待測物的濃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過光電比色法或熒光檢測法對這些信號進行定量分析,從而實現對樣品中特定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檢測。
半自動酶標分析儀主要由以下五大模塊構成:
一、光學檢測系統:精準捕捉信號的核心
光源模塊
功能:提供穩定的光源(如鹵鎢燈、LED),覆蓋檢測所需波長范圍(通常400-750nm)。
特點:部分高d機型采用多波長光源,支持同時檢測多種熒光或化學發光信號。
案例:檢測腫瘤標志物時,需450nm波長讀取酶促反應產物顏色變化,光源穩定性直接影響結果準確性。
分光系統
濾光片/光柵:通過濾光片選擇特定波長(如450nm、630nm),或光柵分光實現多波長掃描。
光路設計:采用單光束或雙光束結構,雙光束可減少光源波動對檢測的影響(如參考通道與樣品通道同步測量)。
光電檢測器
類型:常用光電二極管(PD)或光電倍增管(PMT),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
靈敏度:PMT靈敏度高于PD,適用于低濃度樣本檢測(如早期癌癥標志物篩查)。
二、機械傳動系統:實現樣本精準定位
樣本載板
結構:標準96孔微孔板(8行×12列),部分機型支持48孔或384孔板以適應不同檢測規模。
材質:聚丙烯(PP)或聚苯乙烯(PS),需具備良好的光學透明性與化學穩定性。
載板移動機構
驅動方式: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驅動,通過絲桿或皮帶傳動實現載板在X/Y軸方向的精準移動。
定位精度:通常達±0.1mm,確保檢測孔位與光路對齊。
案例:檢測HIV抗體時,需依次讀取96孔板中每個樣本的吸光度值,載板移動誤差需控制在0.05mm以內。
孵育模塊(可選)
功能:部分機型集成溫控孵育功能,通過加熱板或半導體制冷片維持反應溫度(如37℃)。
均勻性:溫度波動范圍通常≤±0.5℃,避免局部過熱影響酶活性。
三、控制與數據處理系統:智能化操作的核心
主控單元
硬件:基于ARM或x86架構的嵌入式處理器,運行實時操作系統(RTOS)或Windows CE。
功能:協調各模塊運行(如光源控制、載板移動、數據采集),支持多任務并行處理。
用戶界面
顯示:液晶顯示屏(LCD)或觸摸屏,顯示檢測參數(如波長、溫度)、實時曲線及結果。
操作:通過按鍵或觸摸輸入設置檢測程序(如波長掃描、標準曲線擬合)。
數據處理軟件
算法:支持標準曲線法、四點法、終點法等定量分析方法,自動計算樣本濃度或活性。
存儲:內置存儲器或外接U盤,可保存檢測數據(如吸光度值、濃度值)及實驗日志。
輸出:支持打印報告或導出至PC端軟件(如Excel、SPSS)進行進一步分析。
四、輔助功能模塊:提升操作便捷性
加樣輔助裝置
類型:手動移液器或電動移液工作站(需外接),部分機型集成加樣槍固定架,減少人為誤差。
案例:檢測細胞因子時,需精確加樣50μL試劑,加樣槍固定架可確保加樣量偏差≤±2%。
廢液處理系統
結構:廢液槽或真空泵連接廢液瓶,自動收集清洗液或反應廢液,避免交叉污染。
安全設計:廢液瓶配備液位傳感器,滿液時自動報警提示更換。
清洗模塊(可選)
功能:通過噴淋或浸泡方式清洗微孔板,減少殘留試劑對后續檢測的干擾。
效率:單次清洗時間通常≤2分鐘,支持連續檢測多批次樣本。
五、外殼與安全設計:保障設備穩定運行
外殼材質
材料:鋁合金或工程塑料,具備良好的散熱性與抗干擾能力。
防護等級:通常達IP20,防止灰塵進入內部電路。
安全防護
過載保護:電機過載時自動停機,避免機械損壞。
漏電保護:內置漏電斷路器,確保操作安全。
散熱設計:風扇或散熱片強制散熱,維持內部溫度≤40℃。